 |
售價:1800

|
|
詳細資料ISBN:9789865956011 叢書系列:設計探偵 規格:精裝 / 320頁 / 25.5 X 30.5 CM / 普通級/ 全彩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在讚歎蘋果設計,只有本書內行地帶你「看懂」蘋果設計。 蘋果設計——消費者、設計師、行銷工作者 與消費性電子產業追隨的風格典範! 蘋果成立35周年紀念,超過200件產品,全一冊典藏 德國漢堡藝術與工藝美術博物館專業策展,HATJE CANTZ高品質編輯出版 國際中文版限量上市 (隨書附贈精緻書盒)本書特色 蘋果工業設計資深副總裁強納森.艾夫,領軍的200件經典產品一次收藏 10篇專文,全方位剖析蘋果設計美學的靈魂 542張彩圖,翔實呈現蘋果產品設計的魅力 獨家裝幀概念,書緣採用APPLE LOGO弧形設計 當代最具影響力、且最受歡迎的設計公司之一:APPLE,無庸置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創新企業,樹立了整個消費性電子產業追隨的設計風格典範。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,在國際紅點設計價值排行上高踞榜首,IMAC、IPHONE、IPOD與IPAD等產品的相繼問世,更改寫了電子產品設計史、影響了現代生活的消費與娛樂文化。 2011年,適逢蘋果公司成立35周年,德國漢堡藝術與工藝美術博物館針對蘋果設計舉辦展覽,呈現蘋果令人驚豔的設計語彙與設計法則。這是首次以博物館的視野,檢視蘋果這家科技公司的設計產品演進,並從工業設計史、行銷管理、社會文化等面向,探討蘋果設計的內涵與價值。德國設計學者也特別撰文剖析百靈設計與設計師迪特.拉姆斯,對蘋果設計的影響與啟發。 本書即是這項展覽的圖文資料,完整收錄了自1997年,強納森.艾夫接管蘋果設計部門後所開發的蘋果產品。從IMAC G3扭轉公司營運、掀起產品設計革命,到讓全世界消費者引頸期盼的一代代新產品,艾夫和他團隊設計的所有產品首次被集結起來。 除了1997-2011年全系列的MAC、IPOD、IPHONE與IPAD之外,本書還包含APPLE工業設計團隊所設計的各種周邊產品,從AIRPORT、螢幕、鍵盤滑鼠甚至耳機,都收錄在內。 IPOD問世,是蘋果設計走向極簡的里程碑! 蘋果設計最成功的是消費慾望與流通方式的創新? 材質運用才是蘋果設計的創新關鍵! 蘋果設計果真符合拉姆斯的設計原則? 錯過了1997年問世的APPLE DESIGN 就別再錯過2011年這本強納森.艾夫時代的APPLE作品集編者簡介莎賓.舒爾茲(SABINE SCHULZE) 自2008年起擔任德國漢堡藝術與工藝美術博物館總監至今。畢業於德國幕尼黑大學(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),主攻藝術史研究、考古學、以及德國研究,並活躍於幕尼黑設計博物館(DIE NEUE SAMMLUNG)。1984至1989年間於法蘭克福雕塑博物館(LIEBIEGHAUS SKULPTURENSAMMLUNG)接受培訓並進行學術研究;1989至1996年在法蘭克福申恩文化中心(SCHIRN KUNSTHALLE FRANKFURT)擔任策展人;自1994年起擔任席爾美術館(SCHIRN)的管理委員會成員;曾於1996年擔任斯塔德博物館(STADEL MUSEUM)的19與20世紀繪畫館藏臨時總監。伊娜.葛瑞茲(INA GRATZ) 德國漢堡藝術與工藝美術博物館策展人。在漢堡與格羅寧根主修藝術史、新教神學、德國研究、文化人類學。論文主題是「1940-1960塑膠座椅的有機型態」。撰稿者簡介哈洛.克林肯(HARALD KLINKE) 2009年後為德國研究協會(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)學者、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,於德國卡爾斯魯爾、柏林,英國諾里奇等地做研究,研究領域包含藝術史、媒體理論、繪畫、文化研究和哲學等,德國卡爾斯魯爾藝術與設計學院、哥廷根大學講師,於大學部教授識圖(PICTORIAL LITERACY)專長發展必修課。費德里希.馮.博里斯(FRIEDRICH VON BORRIES) 建築師,於漢堡造型藝術學院教授設計理論和策展實務,目前為漢堡藝術與工藝美術館策展人。曾於柏林、布魯塞爾、卡爾斯魯厄攻讀建築;2001至2003年間於柏林工業大學擔任講師;2002至2005年間於包浩斯基金會擔任研究助理;2003至2009年間,在知名建築師馬蒂亞斯.博特格(MATTHIAS BOTTGER)的RAUMTAKTIK建築工作室擔任總監;2008年擔任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的總籌。本德.波斯特(BERND POLSTER) 作者,出版過多本專書探討設計的文化歷史面向。目前擔任NORMALBUCH這家致力書籍文化的出版社總監,負責出版品的概念規劃和設計,近作為《CAN YOU SIT ON IT? HOW DESIGN FUNCTIONS》,他也是WWW.FORMGUIDE.DE網站的撰稿人。彼得.查克(PETER ZEC) 溝通與設計顧問,專精媒體研究、心理學和藝術理論。1986年到1988年之間曾參與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(CENTER FOR ART AND MEDIA KARLSRUHE,ZKM)的規劃,領導專家領域「形象」。1993年在柏林應用科學大學(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)教授商業溝通,自2001年5月,成為德國紅點公司(RED DOT GMBH & CO. KG)總經理及主要股東,2005年到2007年擔任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總裁,2006年至2007年擔任國際設計聯盟(IDA)主席。伯恩哈德.布德克(BERNHARD E. BURDEK) 在德國奧芬巴德藝術和設計學院(OFFENBACH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)教授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,以及產品規劃/策略設計。帶領位於OBERTSHAUSEN的VISION & GESTALT設計團隊,活躍於設計溝通和人機介面設計領域,並在這些專題上有眾多著作。亨利.爾巴赫(HENRY URBACH) 2006年到2011年在美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(MOMA)擔任建築與設計策展人,1990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建築碩士學位,1995年取得普林斯頓大學的歷史及建築理論碩士學位;曾在多所學校教授建築,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、壬色列理工學院(RPI)、帕森設計學院(PARSONS)和南加州大學(USC);紐約亨利.爾巴赫建築藝廊(HENRY URBACH ARCHITECTURE GALLERY)創辦人,並於1997年到2006年擔任總監。譯者簡介林希展 唸過新竹兩間大學的機械系和傳播所,待過雜誌媒體、文化業、落腳於品牌顧問公司。曾至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攻讀品牌策略碩士,期間參與P&G旗下品牌FEKKAI的溝通策略規劃、紐奧良假想城市實驗計畫、《BRAND BIBLE》共同著作,深信品牌的本質是透過符碼建構意義感,所以仍然最喜歡蘋果和無印良品。部落格:MINUS31.COM 沈耿立 2010年台大外文系學士畢業,目前就讀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碩士班,譯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.高汀的小說《蒼蠅王》;曾在升大學補習班授課,2012年任內政部警政署筆譯能力培訓班講師。希望可以透過翻譯看到世界、透過教學改變社會。聯絡方式:SHENKENGLI@GMAIL.COM趙慧芬 譯有《簡報教主教你的80堂說服課》、《這樣WORK才WORK!》、《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?》、《邏輯思考防身術》、《大難時代》(以上皆為漫遊者出版)和《設計的方法》(原點出版)。 |
詳細商品說明 |
除了Apple Design:i設計魅力全解剖1997-2011 相關商品及價格也一並整理成資料,提供給大家參考~整理了GOOGLE上關於Apple Design:i設計魅力全解剖1997-2011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!當今網購市場很競爭,各大購物網為求好業績無所不用其極,殺價毫不手軟。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,Apple Design:i設計魅力全解剖1997-2011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! |
最近我也在找Apple Design:i設計魅力全解剖1997-2011的相關資訊~Apple Design:i設計魅力全解剖1997-2011數量有限,售完為止!限量是殘酷的,不要猶豫入手要快~下面是整理過的資料;有Apple Design:i設計魅力全解剖1997-2011與其他類似值得參考的商品清單.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ALBERT推荐的東西。當今網購市場很競爭,各大購物網為求好業績無所不用其極,殺價毫不手軟。 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bb0229h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